马玉平同志自2017年参加人民调解工作,是阜平县司法局负责北菜园社区、世纪城社区、阜东社区三个社区的“帮大哥”,也就是一名人民调解,曾担任阜平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、北菜园社区书记等职位,这些岗位让他具备良好的群众基础,让他成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、成熟的一线人民调解员。该同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,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,干一行、爱一行、精一行,扎根基层,爱岗敬业,默默奉献,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,赢得了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赞誉。该同志作为一个基层人民调解员,能把社会的安宁、群众的疾苦、党的形象看得高于一切,他用自己的实际行为践行了“平常时刻看得出,关键时刻站得出,危难时刻豁得出”的公仆本质。2023年10月,被司法部授予“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”荣誉称号。
一、孜孜不倦,勤学善学,以学习解问题
老马同志常说: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。他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保证,积极加强政治学习,提高政治素质,牢记“立党为公,执政为民”的宗旨,深刻领会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使命;加强专业知识学习,刻苦钻研各类法律法规文书,不断充实自己。通过运用丰富的法律知识,对所承办的案件能够准确分析判断,能调则调,能诉则诉,诉调结合,效果良好。他负责的几个社区人多、地阔,问题自然也多,在这块热土上,不管是居委会,还是人民群众,只要碰上疑、难、热、急问题,都会第一个想到咨询业务精通、调解经验丰富的老马同志。人民群众能够如此地信任他,离不开他勤思敏学的精神和过硬的业务能力。二、依法调解,持续疏导,以耐心化矛盾
该同志心系群众,在调解中遇到阻力不退缩,遇到麻烦不撒手,真真切切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。2020年10月27日晚上,阜东新区马某和郄某两人喝酒过程中产生冲突,郄某用酒瓶将马某打伤,导致马某住院十多天。事发第二天郄某就找到了马玉平,想要调解纠纷。他第一时间赶赴医院看望马某,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后,安抚马某及亲属的情绪,见双方情绪不稳定,他持续疏导,多次在双方之间往返劝解。在马某出院后,继续对两家做思想工作,双方最终达成和解,郄某一次性赔偿马某3万元。正是该同志的耐心疏导,让双方的矛盾得以消除,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“第一道防线”作用。
三、忠于职守,尽心尽责,以服务调纠纷
该同志心里装着群众,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,忠于职守,廉洁自律,公道正直,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,不论是否工作时间,只要得知那里出现纠纷,他就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,千方百计为群众排难解纷。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:作为一名党员干部,无论干什么,首先都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态度,要热爱这份工作,主动了解这份工作。2023年3月,孟某和王某双方因为宅基地发生口角,孟某说王某家盖围墙占用了他家的地方,本来这是一件小纠纷,但是双方都不退让。为此,该同志先后5次上门进行调解,最后孟某与王某看到老马同志耐心做工作,尽力尽责,双方都表示尽快解决这个纠纷。王某最终搭建围墙退让10公分,这宗宅基地纠纷落下帷幕。
四、扶弱济困,乐于奉献,以真情止纷争
人民调解工作处理的虽多是小事,但与人民群众的平常生活息息相关。平凡中显高尚,细微处见真情。在调解过程当中,不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,特别是面对弱势群体、困难群众,他总是忘我地伸出支援之手,为他们撑开一把法律“保护伞”。在处理农民工相关纠纷时,他总是详细讲解法律知识;在面对孤寡老人的求助时,他慷慨伸出援助之手;在调解和孩子有关的矛盾时,他总是细心的照顾孩子情绪......该同志凭着对人民群众的浓厚感情,通过一件件小事把真情和关爱送到老百姓心田上。
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在人民群众眼中,该同志就是切切实实为群众服务的“帮大哥”,人们也都习惯了遇到问题时找老马解决,他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,用满腔热情谱写了一曲扎根山区,情系人民调解的时代先锋赞歌。